(本报讯) 中超联赛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平台,全文转发了中国足球协会最新修订的《职业足球从业者行为守则》(以下简称《守则》),并配文“恪守准则,砥砺前行,共筑职业足球新风貌”,在足球界引发广泛关注,这一主动、公开的响应行为,不仅体现了俱乐部对行业规范建设的高度重视,更被视为中国职业足球在经历阵痛后,寻求系统性重塑、重建公信力的一个积极信号。
《守则》出台背景:重塑形象,规范发展
中国职业足球近年来面临诸多挑战,赛场内外的一些非竞技因素时常成为舆论焦点,对联赛形象和足球运动的长远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,在此背景下,中国足协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,对原有的行为规范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升级,形成了新版《职业足球从业者行为守则》,该《守则》覆盖范围广泛,适用于所有在职业足球俱乐部注册的球员、教练员、裁判员及各级管理人员,内容详尽,从职业道德、赛场纪律、反赌球反假球、廉洁自律、社交媒体使用、球迷关系、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,为从业者划定了清晰的行为“红线”与“底线”。
《守则》的出台,旨在通过制度化、规范化的约束,引导所有足球从业者珍惜职业荣誉,维护行业形象,营造风清气正、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,它标志着中国足球的管理正从侧重赛事成绩,向构建健康、可持续的足球文化生态系统深化。
蓉城响应:主动作为,彰显担当
成都蓉城俱乐部作为近年来中超联赛中崛起的一股新生力量,以其火爆的球市、积极的比赛风格和良好的社区互动著称,此次在《守则》发布后第一时间进行官方转发和表态,展现了俱乐部管理层的远见与责任感。
俱乐部在转发按语中强调:“《守则》是指导我们所有从业人员的行动指南,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坚决拥护并将在日常运营、训练比赛和对外交往中严格执行,我们呼吁全体教练员、运动员、工作人员深入学习,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共同维护中国足球的荣誉与未来。” 这番表态,将俱乐部自身置于行业自律的先锋位置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
分析人士指出,蓉城俱乐部的迅速响应,至少传递出三重信息:其一,表明俱乐部认同并支持足协加强行业治理的方向;其二,向内部成员明确了行为标准,有助于统一思想,凝聚团队精神;其三,通过公开承诺,向球迷和市场展示了俱乐部追求长期、健康发展的决心,有助于提升品牌美誉度。 聚焦:《守则》核心要点解析**
此次修订的《守则》内容具体而微,针对性极强。
在赛场行为方面,明确要求尊重对手、尊重裁判、尊重观众,严禁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、非体育道德行为以及质疑、攻击裁判判罚的不当举动,对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赌球、假球问题,《守则》以“零容忍”态度,设置了最为严厉的处罚条款,并要求所有从业者签署廉洁承诺书,定期接受相关教育。

在场外行为和网络言行管理上,《守则》要求从业者维护个人和行业形象,审慎使用社交媒体,不得发布或转发不当言论,避免参与可能损害足球形象的商业活动或社会交往,这体现了对职业球员作为公众人物社会影响力的认知与管理。
《守则》还特别强调了社会责任,鼓励从业者积极参与公益活动,回馈社会,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,构建和谐的球迷关系,这与成都蓉城俱乐部一直以来注重社区耕耘、打造“城市名片”的做法高度契合。
行业反响与未来展望
成都蓉城的率先垂范,在足球圈内获得了积极评价,多位足球评论员、媒体人及球迷组织表示,俱乐部的这一举动为其他爱游戏官网职业俱乐部树立了榜样,期待看到更多俱乐部跟进,将《守则》的要求落到实处。

“规则的生命力在于执行。”一位资深体育产业观察者表示,“成都蓉城开了一个好头,但更重要的是后续的监督与落实机制,俱乐部内部需要建立配套的检查、教育和奖惩制度,确保《守则》不只是挂在墙上、写在纸上的条文,中国足协也需要建立畅通的举报和核查渠道,对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,维护《守则》的权威性。”
对于球员和教练而言,《守则》的细化规定意味着更高的职业素养要求,一位不愿具名的蓉城队球员表示:“理解并支持《守则》的出台,这既是约束,也是保护,一个更规范、更干净的比赛环境,对所有真心热爱足球、渴望在赛场上证明价值的人来说,都是福音。”
展望未来,中国职业足球的复兴之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,制度建设是根基,文化培育是灵魂。《职业足球从业者行为守则》的推行,以及像成都蓉城这样市场主体的积极响应,是夯实根基、涵养灵魂的关键一步,只有当公平竞赛、职业操守、社会责任成为所有从业者的共同信仰和自觉行动时,中国足球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与信任,迎来可持续的繁荣发展。
共筑职业足球新风貌,需要每一个环节的共同努力,成都蓉城的此次转发,或许只是一个开始,但它点燃了行业内部自我革新、向上向善的星星之火,这簇火焰能否形成燎原之势,引领中国职业足球走向光明的未来,时间将给出答案,但毫无疑问,主动拥抱变化、坚守职业底线的尝试,本身就值得肯定与期待。